蚂蚱是许多人童年在田间地头与伙伴追逐嬉闹时,突然蹦起的“草上飞”;是令农民眉头紧锁、担忧庄稼遭殃的“农作物克星”。然而,在榆树林子镇河北村村民手中,这群不起眼、体重不足0.5克的小蚂蚱,从田间害虫摇身一变成为了餐桌上的美食,更为当地群众“蹦”出一条增收的致富路。
养殖大棚里,蚂蚱密密麻麻,工作人员乘坐着轨道运输车正在投喂麦麸,成千上万的蚂蚱争先恐后地蹦跶着抢食。
高寿长
平泉市飞蝗养殖基地技术员
“养殖蚂蚱需要注意的就是,大棚里边干燥就可以了。每年可以养三茬,5月份到10月份是养殖周期,每茬的周期在40天左右,100平方米大棚养殖蚂蚱200斤左右,收益在3000元左右。”
近年来,随着特色养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,蚂蚱养殖凭借 “投资小、周期短、效益高、易管理” 的优势,逐渐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选择。
李翠萍
平泉市飞蝗养殖基地工人
“我从5月份到10月份这段时间在这务工,活也不累,每个月能拿2500元左右,挺好的,还方便照顾家里。”
从 “害虫” 到 “益虫”,从 “小众养殖” 到 “增收主力”,河北村的蚂蚱养殖产业正以蓬勃的势头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,也为更多农户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路。
宋宇鹏
平泉市飞蝗养殖基地负责人
“我今年建了21个蚂蚱大棚,棚内面积8000余平方米。我们这有专门的收购商来收购,第一茬卖了2000多斤,收入3万左右,第二茬9000多斤,收入14万左右,带动本村11人就业。下一步,我将扩大规模,加强管理,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增收致富。”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